大野泰治后来每次回忆起那个审讯室,都感觉后背发凉,那股寒气好像能穿透时间,直接钻进骨头缝里。
他说,那个叫赵一曼的女人,和他们抓过的所有抵抗者都不一样。
抓到她的时候,她腿上正汩汩冒着血,脸色白得像雪,可那双眼睛,亮得吓人,像两团黑色的火。一个军官上去就想给她一巴掌,让她老实点,她却抢先开了口,嘴角竟然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。
“你们的死期不远了。”声音不大,甚至有些虚弱,但每个字都像小锤子,砸在在场所有日本兵的心上。
酷刑,是从一根烧红的竹签开始的。
审讯官以为,女人的手指最敏感,只要把那玩意儿扎进去,再坚硬的嘴也能撬开。
他们把竹签在火上烤得滋滋作响,然后对准她的指甲缝,猛地刺入。赵一曼的身体剧烈地颤抖了一下,额头上瞬间布满了冷汗,但她就是不吭声。
审讯官气急败坏,拔出来,再烤,再刺。反复几次,她的十指已经血肉模糊。她只是死死咬着嘴唇,用那双燃烧的眼睛,冷冷地盯着他。
那种眼神,不是仇恨,更像是一种怜悯。仿佛在看一群已经疯了的野兽。
这彻底激怒了他们。辣椒水、老虎凳、烙铁……所有能想到的法子都用上了。他们甚至动用了电刑,强大的电流穿过她瘦弱的身体,让她浑身抽搐,皮肤上都出现了烧焦的碳化斑。
据大野泰治后来在战犯管理所交代,电击的时候,他们能清晰地听到骨头在电流冲击下发出的那种咯咯声,像是干柴被折断。
可她,从头到尾,除了最开始无法抑制的闷哼,再没发出过一声求饶。
有一次,她昏死过去,军医给她打了一针强心剂,把她弄醒。审讯官凑到她耳边,阴森森地说:“别急着死,游戏才刚开始。”
赵一曼缓缓睁开眼,看了他一眼,然后,她又笑了。这次笑得更明显了,她说:“我的主义,我的信念,比你的生命更重要。”
这群习惯了用暴力征服一切的军人,第一次感到了恐惧。他们发现,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血肉之躯,而是一种他们完全无法理解、更无法摧毁的意志。
这个让他们感到恐惧的女人,原本不叫赵一曼。她的本名是李坤泰,四川宜宾一个大地主家的千金。要是放在太平年景,她大概会嫁个门当户对的丈夫,相夫教子,安稳一生。
她从小就跟别的富家小姐不一样,不爱红妆爱武装,脑子里装满了新思想。家里人觉得她“疯了”,她却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另一条路。从黄埔军校到莫斯科中山大学,她像一块海绵,疯狂吸收着革命的知识。
她的丈夫叫陈达邦,也是一位早期的革命者。两人在莫斯科相识相爱,有过一段短暂而甜蜜的时光。他们还有一个儿子,小名叫宁儿。
为了革命,她把刚断奶的儿子托付给亲戚,自己则化名“赵一曼”,义无反顾地奔赴了冰天雪地的东北。
东北的冬天,零下三四十度,抗联的战士们缺衣少食,经常饿着肚子在深山老林里跟日本人周旋。赵一曼一个南方女子,很快就适应了这种艰苦的生活。她能骑马,能打枪,还能给战士们做思想工作,大家都亲切地叫她“赵姐”。
没人能把眼前这个穿着破棉袄、在雪地里摸爬滚打的游击队政委,和那个曾经的富家千金联系在一起。
在她被捕入狱,遭受非人折磨的九个月里,她最牵挂的,还是远方的儿子。
其实,她有过一次逃跑的机会。因为伤势过重,日本人怕她死在审讯室里,就把她送到了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。
在医院里,她的坚强和乐观,感染了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和护士韩勇义。他们被这个女人的精神所打动,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帮她逃走。
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,他们成功地把赵一曼送上了一辆去往抗日游击区的马车。可惜,还没跑出多远,就被追上来的日军宪兵队再次抓获。
这次被抓回来,日本人对她的折磨变得更加疯狂和变态。他们知道,这个女人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,但他们就是要从精神上彻底摧毁她。
1936年8月2日,是她生命中的最后一天。
在开往刑场的火车上,她知道自己再也见不到心爱的儿子了。她向押送的日本兵要来了纸和笔,写下了那封后来让无数人泪目的遗书。
“宁儿: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,实在是遗憾的事情。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,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…希望你,宁儿啊!赶快成人,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!在你长大成人之后,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!”
她没有写自己遭受了多少苦难,字里行间,全是一位母亲对儿子的爱与期盼。
写完信,她把笔还给那个日本兵,平静地说了声“谢谢”。那个士兵愣住了,他无法想象,一个即将被处决的人,怎么能如此从容。
在珠河县(现在的黑龙江尚志市)小北门外的刑场上,她昂首挺胸,毫无惧色。行刑前,她高声呼喊:“打倒日本帝国主义!中国共产党万岁!”
枪声响了。
她的生命,定格在了31岁。
许多年后,她的儿子陈掖贤(宁儿),才辗转看到了母亲的这封遗书。他是一个普通工人,一直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名满天下的大英雄。当他看到那熟悉的笔迹时,这个硬汉当场痛哭失声。他把“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”这句话,工工整整地抄写下来,放在了自己家的相框里。
赵一曼的故事,不只是一个关于酷刑和牺牲的故事。它更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信仰的力量到底有多强大。那种力量,可以让人超越肉体的痛苦,直面死亡的恐惧。它告诉我们,总有一些东西,是比生命本身更值得去捍卫的。它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融入血脉的,一种选择。
全国前10大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