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水泊梁山 108 位好汉,那都是响当当的人物。可要说其中最憋屈的,还得是晁盖。这位大哥原本是山东郓城县东溪村的保正,日子过得舒坦。但他干了件大事 —— 和吴用、公孙胜等人智取生辰纲,这生辰纲是梁中书送给老丈人蔡京的不义之财,晁盖他们这一偷,可就把自己逼上了绝路,成了朝廷通缉的要犯,无奈之下,只能逃上梁山。
刚上梁山那会儿,晁盖凭借高强的武艺和豪爽的性格,很快就聚拢了一批兄弟。当时的梁山寨主王伦,却是个心胸狭隘的人。他害怕晁盖抢了自己的风头,处处刁难。可晁盖哪是任人拿捏的主?在林冲的帮助下,王伦被火并,晁盖顺理成章坐上了梁山第一把交椅。
晁盖当家后,梁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以前的寨主王伦,带着兄弟们就是干些打家劫舍的勾当,说白了和普通土匪没啥区别。但晁盖不一样,他提出了 “劫富济贫” 的口号。专门挑那些为富不仁的贪官污吏、恶霸豪强下手,抢来的钱财一部分分给穷苦百姓,一部分用作梁山的开销。这么一来,梁山的名声彻底变了,不再是让人唾弃的贼窝,反而成了百姓心中的 “正义之师”,不少英雄豪杰慕名而来。
展开剩余62%然而,好景不长,随着宋江的上山,晁盖的地位开始摇摇欲坠。宋江这人可不简单,他特别会做人,情商极高,上山后凭借 “及时雨” 的名号和豪爽仗义的作风,迅速在梁山积攒起了庞大的人脉。每次有新兄弟上山,宋江总是第一个去拉拢,慢慢地,梁山的话语权就开始向宋江倾斜。表面上看,晁盖还是寨主,但实际上很多事情都是宋江在说了算,晁盖的权力被一点点架空。
最蹊跷的,还得是晁盖的死。当时晁盖攻打曾头市,结果中箭身亡。那支致命的毒箭上刻着 “史文恭” 的名字,宋江一口咬定就是史文恭干的。可仔细想想,这里面疑点重重。晁盖自己心里也清楚,临死前他说:“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,便教他做梁山泊主。” 这话大有深意,如果他真觉得是史文恭干的,直接说谁抓住史文恭谁当寨主就行了,何必说得这么含糊?这分明就是不认可史文恭是凶手,同时也不想让宋江这个二把手顺理成章地接班。
再看晁盖攻打曾头市的原因,更是和宋江脱不了干系。曾头市羞辱梁山,晁盖咽不下这口气,但宋江此前多次带兵下山立功,这次晁盖执意要亲自出征,未尝没有挽回威望的意思。而且,曾头市事件背后,隐隐有宋江势力推动的影子。晁盖一死,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宋江,结合他临死前的遗言,很难不让人怀疑,这背后是不是宋江在搞鬼。
晁盖之死,看似是一场意外,实则是梁山内部权力斗争的必然结果。从 “打家劫舍” 到 “劫富济贫”,梁山在晁盖的带领下走上了正道,却又在权力的漩涡中,将这位开创者无情吞噬,实在令人唏嘘。
发布于:山西省全国前10大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