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财长贝森特刚骂完印度“奸商”,转眼就真刀真枪上了!
美国财长贝森特刚骂完印度“奸商”,转眼就是真刀真枪上了!
据观察者网8月26日的新闻报道显示,美国总统签字确认:对印度商品关税飙升至50%!理由简单粗暴——你还在买俄罗斯石油。
这不是警告,这是宣战。
602亿美元的印度对美出口商品,几乎全军覆没。
美国和印度关税战的时间线非常清晰:7月31日第一刀25%,8月6日再补一刀25%。现在50%的关税大棒,8月27日零时正式生效。连原定8月25-29日的美方贸易代表团访印都直接取消。
这哪里是贸易争端?这是经济断交的节奏!
面对这记重拳,莫迪依旧嘴硬。8月25日他在古吉拉特邦放狠话:“无论多大压力,都将保护农民和小企业家利益!”听起来很燃对吧?
可彭博社8月26日的报道直接打脸——印度悄悄削减俄油采购,从日均180万桶砍到140-160万桶。
展开剩余78%表面上和美国剑拔弩张、绝不认怂,实际上背地里就已经开始讨好美国。这就是印度式外交:嘴上硬气给国内看,手上妥协给美国看。这色厉内荏的姿态颇有伊朗外交的风格:无论对方出什么招,嘴硬完再说。
美国为什么对印度下死手?
说白了,印度这几年薅羊毛薅得太狠了。
打着“中立”旗号低价买俄罗斯的石油,用卢比结算,然后转手卖给欧洲,就这样轻轻松松赚得盆满钵满。下列数据不会撒谎:印度已成俄石油出口头号买家,份额高达37%;印度炼油厂采购价打到国际油价4.2折!
美国盯的不是交易本身,而是——你敢赚这个差价,就别想再从我这里捞好处!对特朗普这种商人来说,看着阿三赚钱比自己亏钱都难受。所以说,很有可能50%关税不是终点,是起点。
到时候如果对印度的关税比对我们的关税还高得多,那可就实在是过于好笑了,这相当于变相告诉美国其他盟友,跪舔只会变本加厉地被压榨,美国财政一有事情就是再苦一苦欧洲,再苦一苦日韩吧。
印度被锤成什么样?
数字实在是让人触目惊心。
印度每年向美出口865亿美元,其中602亿直接中枪。汽车零部件、加工食品、皮革、海产品无一幸免。
印度智库预测的结果更残酷:相关行业出口或暴跌70%;对美出口总量下降43%;GDP增速拖累0.4%;
莫迪口口声声要保护的小企业和农民?首当其冲就是他们!
这不是保护,这是统计学意义上的背叛。
印度的算盘:转移矛盾继续骗补
你以为印度会彻底认错服软?想多了!
《经济时报》透露,印度政府已拟定“开拓50个国家新市场”名单。纺织、皮革、水产、食品全部准备出口转向。
算盘很精明:美国不让进,就去别人家薅。
可问题是——你让人家接盘?你值这个价吗?
看看印度欠亚投行的59亿美元贷款,从“孟买高铁”到“恒河治污”,哪项不是拉项目薅补贴?现在想用卢比结算?以印度的信誉以及金融地位,卢比对于很多国家来说就是印度的厕纸。
两面派的真面目
苏杰生嘴上讲“战略自主、沟通未中断”,《经济时报》说得更直白——印度政府已经“不抱希望”,准备直接给出口商财政援助了。
这说明什么?嘴上硬气,说给国内听;手上退让,做给美国看;背地忽悠,骗全球投资者。
印度的两面派行为不是今天才开始。参加上合、金砖每次都捣乱;嘴上说“互信”,边境冲突就“冷兵器偷袭”;喊着“欢迎投资”,外资被坑得外焦里嫩。
那位“关税男孩”现在思路很明确:我是商人总统,不是爱拉群的老政客,也不是拜登那种爱玩价值观外交的,你想合作?给钱!
而印度?想借钱还不想还。美国甚至在想——“干脆逼你倒向对手,把这个‘外交粪坑’甩过去。”
硬气背后的求饶
你真信莫迪这次“硬气”了?
嘴上放狠话保护农民,手上削减俄油采购求美国原谅。这就是印度外交的惯性操作——一套打不烂的双簧戏。
台面强硬、背地妥协、两头圆滑,然后继续在夹缝中薅全世界的羊毛。
可这次美国是真急眼了。50%关税只是开胃菜,后面还有什么大招?
印度这次真的要为自己的“聪明”买单了。嘴硬能硬多久?我们拿数据说话,用时间验证。
毕竟,经济规律从不看政客的表演。
信息来源说明:本文内容综合自俄罗斯卫星通讯社、塔斯社(TASS)、俄新社(RIA Novosti)、路透社(Reuters)等官方发布、凤凰网、今日头条、光明网、网易新闻客户端等公开可查的权威信源(具体报道可通过各平台关键词搜索验证)。文中信息均基于对上述官方、公开渠道内容的整理与归纳,仅作信息传递之用,不代表本账号任何主观立场或价值判断。
发布于:安徽省全国前10大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